發布:2024-04-09 04:05:44 關注:5028次
河南工學院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根據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需要,現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高層次專業人才,熱誠歡迎有志于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優秀人才前來我校工作。
一、應聘人員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先進的思想政治素質,立德樹人,品行端正,遵紀守法,德才兼備;
(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身心健康,具備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素質、愛崗敬業,潛心鉆研;
(四)具有較強的從事教學、科研能力或工程技術創新能力;
(五)秉持學術良知,恪守學術規范,堅決抵制學術失范和學術不端行為;
(六)在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博士研究生畢業并獲得相應學位。
二、人才引進類型及待遇
(一)學術領軍人才
年齡一般應在50周歲(業績突出的可放寬到55周歲)以下,有精湛的學術造詣、嚴謹的科研作風和科學、求實、團結、協作的精神,具有較高學術地位。
學術領軍人才相關待遇,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
(二)學科帶頭人
學科帶頭人必須為博士(學歷學位),原則上為教授職稱,年齡不超過45周歲(科研業績突出的可放寬到50周歲),在本學科主流方向上從事前瞻性、創新性研究,近五年已取得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標志性研究成果。
學科帶頭人相關待遇,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
(三)青年拔尖人才
青年拔尖人才必須為博士(學歷學位),碩博畢業院校均為“雙一流”高校(或QS排名前200的海外高校)或具有高校副教授職稱,年齡不超過32周歲(科研業績突出的可放寬到35周歲),具有支撐學術梯隊建設的能力,近五年已取得具有較高學術影響的標志性研究成果。
青年拔尖人才相關待遇,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
(四)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原則上第一學歷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并獲得學士學位,而且與碩士、博士階段的學術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按下列條款享受人才引進待遇,特別優秀的博士研究生待遇,一事一議。
1.安家費。按照專業分類和個人的具體情況,執行相應的安家費待遇:緊缺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40至60萬元;重點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35至55萬元;常規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20至35萬元。
安家費在8年服務期內按比例逐年領取,前三年每年可領取20%,第五年開始每年領取10%。
2.住房或住房補貼。在校工作期間,學校為其提供安置房1套(產權歸學校所有),若在校連續工作至法定退休年齡,本人及配偶可長期居住。若個人不享受安置房待遇或入住3年內退出安置房,學校一次性給予住房補貼20萬元。
3.科研啟動基金。以申請博士基金項目形式,自然科學類學科提供科研啟動費15萬元,人文社科類學科提供科研啟動費10萬元。
4.校聘待遇。來校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中級及以下職稱者享受校內副教授待遇,副高級職稱者享受校內教授待遇;高聘待遇期限5年。
5.高層次人才專項績效。來校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根據校內績效工資實施方案有關規定,在第一個考核周期(4年),按2000元/月標準享受高層次人才專項績效工資,在第二個及以后考核周期依據上一考核周期考核結果享受相應檔次的高層次人才專項績效工資。
6.配偶安置。博士研究生配偶為普通高等教育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符合學校公開招聘條件要求者,在學校招聘教師時優先考慮;不符合學校公開招聘條件要求但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的,學校以人事代理合同制形式安排工作。
7.校內其他待遇。按學校有關規定,享受科研獎勵與項目配套經費資助,享受教學工作績效獎勵。
8.協助辦理有關待遇。學校與知名企業和有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緊密合作,充分發揮河南工學院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平臺優勢,為來校的博士研究生提高科研水平和工程實踐能力提供支持。積極支持來校工作的博士后出站人員申請博士后留豫工作安家費等政策資助。
符合新鄉市有關高層次人才待遇的,學校協助辦理。
三、人才引進計劃及專業分類
(一)學術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青年拔尖人才
名額不限,專業與學校學科專業發展方向一致。
(二)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序號 |
院部 |
需求專業(方向) |
專業類別 |
招聘計劃 |
招聘單位聯系方式 |
1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先進制造技術、智能制造等方向) |
緊缺專業 |
3 |
負責人:程雪利 0373-3691209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210 郵箱:hngxyjxgc@163.com |
2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加工工程(金屬材料成形、金屬基復合材料制備與微觀結構表征、焊接自動化、焊接方法與工藝) |
緊缺專業 |
4 |
負責人:蘇 光 0373-3691136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137 郵箱:zzykl520@163.com |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制備和性能表征、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表面工程與改性) 注:本科學歷應為"雙一流"院校 |
緊缺專業 |
||||
材料物理化學(化學電源、太陽能電池、新能源儲能等方向) 注:本科學歷應為"雙一流"院校 |
重點專業 |
||||
環境科學與工程(大氣、水、土壤或環境管理) |
常規專業 |
||||
3 |
車輛與交通工程學院 |
車輛工程(智能汽車設計與控制、自動駕駛技術、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 |
緊缺專業 |
3 |
負責人:陳新亞 0373-3691099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053 郵箱:wqb2017091@hait.edu.cn |
控制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汽車能源管理、智能控制系統、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方向) |
緊缺專業 |
||||
4 |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電機與電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
緊缺專業 |
4 |
負責人:楊 捷 0373-3691258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255 郵箱:dqxy@hait.edu.cn |
控制科學與工程(智能控制、模式識別、機器人、通信系統等方向) |
緊缺專業 |
||||
5 |
電纜工程學院 |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線電纜、高壓設備、絕緣技術、電磁場、電工新材料、電纜相關理論研究等方向) |
緊缺專業 |
2 |
負責人:常文平 0373-3691768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765 郵箱:hngxydlxy@hait.edu.cn |
6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電路與系統、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智能控制與機器人)、集成電路、生物醫學工程 |
緊缺專業 |
4 |
負責人:王建玲 0373-3691263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264 郵箱:dzxxgcxy@hait.edu.cn |
7 |
計算機科學與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緊缺專業 |
4 |
負責人:馬紹惠 0373-3691158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160 郵箱:jkxweijuan@hait.edu.cn |
設計學(虛擬現實設計、數字媒體藝術) |
重點專業 |
||||
8 |
智能工程學院 |
控制科學與工程(智能控制系統、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機器視覺) |
緊缺專業 |
3 |
負責人:杜志勇 0373-3691200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201 郵箱:zngcxy@hait.edu.cn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與云服務、智能感知和信息處理、大數據與深度學習) |
緊缺專業 |
||||
9 |
經濟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緊缺專業 |
1 |
負責人:魏 芳 0373-3691896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805 郵箱:hngxyjjxy@163.com |
10 |
管理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業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工商管理、會計 |
緊缺專業 |
3 |
負責人:田 麗 0373-3691901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909 郵箱:13569400318@hait.edu.cn |
11 |
外國語學院 |
外國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重點專業 |
2 |
負責人:普 昆 0373-3691631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634 郵箱:hngxywyx@163.com |
12 |
藝術設計學院 |
設計學(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媒體藝術) |
重點專業 |
2 |
負責人:李 云 0373-3691887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868 郵箱:lionzr@hait.edu.cn |
13 |
理學部 |
應用數學、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相關專業 |
重點專業 |
3 |
負責人:牟光臣 0373-3691979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917 郵箱:likun@hait.edu.cn |
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 |
常規專業 |
||||
14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專業 |
常規專業 |
2 |
負責人:張 紅 0373-3691216 部門聯系電話:0373-3691215 郵箱:mkszyxy@hait.edu.cn |
四、相關事宜
應聘者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與人事處聯系、咨詢人才招聘事宜,也可與學院專業負責人聯系來校考察、面試事宜。
(一)聯系方式(政策咨詢)
通訊地址:河南省新鄉市平原路(東段)699號,河南工學院人事處,郵編453003。
聯系人:郭老師;聯系電話:0373-3691057;
電子郵箱:rsc@hait.edu.cn。
(二)考察、面試
1.應聘人員來校考察面試時請攜帶身份證、畢業證書、學位證書、資格證書和成果證書原件以及相關復印件各1份。
2.來校路線:從新鄉火車站或高鐵站乘坐66路公交車到工學院站;京港澳高速“新鄉市區”站下,直行1公里即到學校南門。
【1】凡本網注明"來源:漣水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漣水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漣水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