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5-04-17 01:21:08 關注:921次
洛陽理工學院是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千年帝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
學校始建于1956年,在69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讓黨放心,讓社會滿意,讓學生受益”的辦學理念,深化“行業性、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先后為國家建材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輸送了20多萬名高級專門人才。
學校是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全國建材行業先進集體、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河南省文明校園標兵、河南省首批五所轉型發展試點院校、河南省示范性應用技術本科院校、河南省碩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河南省“院辦校”改革試點高校、先后獲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以工學為主,理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現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和留學生2.7萬余人,設有19個二級學院(部),7個產業學院,58個本科專業,5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1個專業通過住建部高等教育專業評估(認證);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課程思政樣板課等80余門;建有6個河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6個省部級教學團隊,15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現有教職工19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600余人,高級職稱教師600余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原基礎研究領軍人才、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各類人才200余人,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5個,河南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聘有包括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原學者、博士生導師在內的講座教授、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100余人,聘有企業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及管理人才800余人。建有首批河南科技智庫研究基地、河南省特種防護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復合刀具與精密加工國際聯合實驗室等33個省級及以上科研平臺;近年來,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300余項,省部級以上獎勵50余項,獲授權專利1400余項,榮獲中國專利獎銀獎1項。
人文學院簡介
人文學院始建于1980年。現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文化遺產三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1971人。
學院共有專任教師85人,兼職教師41人。專任教師中博士29人,教授9人,副教授21人。擁有河南省優秀專家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2人,河南省百名優秀青年社科理論人才1人,洛陽市優秀社科專家6人,洛陽市河洛文化領軍人才1人,中宣部新聞單位與高校新聞傳播院系人員互聘“千人計劃”8人,國外培訓、教育經歷教師8人,“雙師雙能型”教師63人。
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堅持“兩性一型”辦學定位,堅持特色發展,落實新文科建設理念,實行多學科融合培養,形成師生互促的“1311”育人特色,積極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政產學研融合發展成效顯著。
學院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資源豐富,擁有省級試點專業集群:文化創意專業集群;第九批省級重點學科:中國古典文獻學;第十批省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洛學與中州文獻整理研究中心;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專業;河南省“新文科”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洛陽日報社。近5年來,出版專著和教材30余部,公開發表期刊論文300余篇,承擔國家級項目7項,省級項目50余項,榮獲省部級獎項13項,引進經費1000余萬元。學生在“挑戰杯”等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勵30余項,省級獎勵60余項。
人文學院招聘計劃
一、高端人才引進
高端人才按照“一事一議”“一人一策”方式引進。
二、博士招聘
(一)招聘崗位及專業
招聘崗位:專任教師崗
學科專業需求: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廣播電視編導、傳播學、新聞學、世界史、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學、文物保護技術、考古學等相關專業。
(二)招聘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教育事業;
3.品行端正,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無違法犯罪記錄;
4.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
5.具備崗位要求的身心條件;
6.博士研究生畢業并取得學位,本科學歷須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并獲得學士學位,本碩博專業一致或相近;
(三)博士分類
引進博士分為A、B、C三類。
A類博士研究生:年齡不超過32周歲(199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主持或參與(排名前二)國家級教科研項目,或主持省部級教科研項目(單個項目經費在10萬元及以上)。
2.政府部門頒設的國家級科技成果獎、教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者(限前5名),或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二等獎及以上的主要完成者(限前2名)、三等獎主持,或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的主要完成者(限前2名)、二等獎主持。
3.文科博士在本學科一級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篇以上(含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摘的學術論文)及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2篇,或SSCI三區及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篇,其中至少有2篇為二區,或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4篇。以上期刊均不包含中科院發布的預警期刊,SCI分區以中國科學院分區為準。
4.獲得省級及以上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上述業績為取得博士雙證來我校報到前近五年取得,論文署名要求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
B類博士研究生: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達不到A類博士條件的為B類博士。
C類博士研究生:年齡超過35周歲但不超過40周歲(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為C類。
(四)博士待遇
博士 類別 |
條件 |
博士引進津貼 |
科研啟動費 |
人才獎勵績效 |
高套待遇 |
洛陽市待遇 |
A類 |
32周歲及以下,國內高校或當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00名以內的國(境)外高校 |
50萬元 |
自然科學:15萬;人文社會科學:10萬 |
2000元/月 |
專業技術職務享受校內高套一級待遇 |
住房補貼10萬或1200元/月租房補貼;2000元/月生活補貼,補貼期3年(以洛陽市當年政策為準) |
B類 |
35周歲及以下,國內高校或當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400名以內的國(境)外高校 |
20萬元 |
自然科學:10萬;人文社會科學:5萬 |
|||
C類 |
35-40周歲 |
- |
自然科學:5萬;人文社會科學:3萬
|
1.博士津貼分三年兌現;
2.科研啟動費:以科研項目形式,按學校科研項目管理辦法執行;
3.家屬安置:A類博士、B類博士中的緊缺專業博士或入職時年齡在32周歲以下(199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配偶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畢業的,經個人提出申請,根據學校崗位需求情況,可協商以人事代理方式安排工作。C類博士不安置家屬;
4.在房源允許的情況下,學校提供一年期過渡房;根據學校高層次人才優惠政策,提供90-140㎡人才公寓房源一套;
5.服務期:A、B類博士服務期8年,解決配偶工作的服務期12年;C類博士服務期4年;
6.出站博士后來校工作兌現相關博士待遇后,可根據河南省和洛陽市有關政策,學校積極協助申報博士后留豫來豫工作安家費;
7.A、B類緊缺專業博士研究生的博士引進津貼根據認定情況可上浮10萬元。根據學科建設需要,以下學科專業認定為緊缺(共9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建筑學、思想政治教育;
8.B類博士正式入職后3年內以學校作為第一單位,主持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主持國家級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且經費到賬50萬元及以上,按照A類博士補齊待遇差額部分;
C類博士入職4年內主持獲批國家級項目1項,或主持省部級教科研項目(單個項目經費在10萬元及以上)且在SCI、EI或本學科專業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及以上,或入職4年內引進橫向經費累計200萬元及以上,經學校研究可以續聘。符合C類博士條件且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人員可直接聘至8年。
9.入選洛陽市高層次人才待遇(以當年洛陽市政策為準)
(五)博士分類及待遇最終解釋權歸洛陽理工學院人事處
三、報名方式
(一)聯系人:張院長13849945440
郵箱:842861589@qq.com
(二)聯系地址:洛陽市洛龍區王城大道90號 洛陽理工學院人文學院(郵編:471023)
信息來源于網絡,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1】凡本網注明"來源:漣水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漣水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漣水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