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淮安戶籍的外出務工人員,首次回到轄區“2+n產業”企業就業,滿足相關條件可獲每年2000元的留鄉就業補貼;凡在轄區“2+n產業”企業頂崗實習4個月以上,并留在合作企業就業的駐區高校、中職院校畢業年度學生,最高可獲2萬元的安家費補貼;凡外來務工人員,滿足一定條件,可憑職業資格證書獲最高4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6月18日下午,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外通報該區出臺“聚集產業基礎人才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并通過“歸雁”“筑巢”“引鳳”“強基”“安心”等五大行動實施。據了解,該區為加快集聚優秀產業基礎人才預計每年將投入逾億元?;窗步涢_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經開區政務辦負責人出席會議。
到2023年末,新引進本科畢業生5000人以上、??飘厴I生1萬人以上,引進和培養各類技能型人才1.5萬人以上、其他各類基礎人才2萬人以上,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落地見效,人力資源服務體系更加健全,一支結構合理、技藝精湛、適應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需求的產業基礎人才隊伍基本形成。
為破解當前 “招工難”“招才難”,繼今年4月淮安市委、市政府出臺《“淮安市333人才”聚集行動方案》后,淮安經開區立足地實際,緊扣“2+n產業”開展“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人才強區和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加快集聚產業優秀人才。
實施“歸雁”計劃,促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對具有淮安戶籍的外出務工人員,首次回到經開區“2+n產業”企業就業,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3個月以上的,給予每人每年2000元的留鄉就業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并給予吸納企業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實施“筑巢”計劃,鼓勵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來淮就業。推動駐淮高校、市內中職院校通過冠名班等形式與企業開展深度校企合作,駐淮高校、市內中職院校與“2+n產業”企業開展深度校企合作達30人以上的,對每年到合作企業參加頂崗實習4個月以上的學生和學校分別給予每人2000元、1000元的實習補貼。在駐淮高校和部分市外高校設立人才工作站,深入推進產教融合,駐淮高校畢業生留經開區企業就業率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以上或市外高校??埔陨袭厴I生每年來經開區就業50人以上的,對每個工作站給予每年10萬元的經費補助?!半p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生、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和專科畢業生到經開區“2+n產業”企業就業,在淮購買首套商品房的,可按標準享受最高達10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并分別給予本科生每月1000元、專科生每月200元的生活補貼,非淮安籍本科、??飘厴I生還可享受探親交通補貼。
實施“引鳳”計劃,引導外來務工人員到經開區就業。以中西部地區的地級市、縣區為基本單元,開辟勞務合作基地,延伸人力資源招聘市場,組織外地務工人員到經開區企業就業。對引進的外來務工人員,與“2+n產業”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3個月以上,持初級工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可享受最高4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其他人員給予每人5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
實施“強基”計劃,提升產業基礎人才引進和培養能力。支持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發展,對創成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建設和運營機構,分別給予50萬元的建設和運營補貼;對培育和引進的省誠信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等,滿足一定條件的最高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支持企業組織職工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技能人才評價和崗位練兵活動。支持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支持高技能領軍人才創新創業,被授予“技能大師”“首席技師”“技能之星”“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的,均有一定獎勵或津貼補貼。
“實施“安心”計劃,為產業基礎人才就業提供生活保障?!迸c此同時,淮安經開區還將在子女教育、社會保障、住宿條件改善等方面,對相關產業基礎人才均有一定的補貼或政策支持。(杭衛東 席東波)
[編輯: 沙佳儀 ]